(非常感謝‘光火了’、‘書友威風小小’的慷慨捧場和月票支持。)
此事傳出之后,呂馀慶已經(jīng)淪為天下笑柄,至此也恨死了葉塵,這對他這樣示名譽勝過生命的文人來說,實在比殺父殺母之仇還要重。
但因為趙匡胤一些說不清道不明的想法,最終還是將其繼續(xù)留任參知政事。呂馀慶也知道自己名聲已經(jīng)被葉塵徹底毀了,這大年半來便一直是以一位諍臣的面目行走于朝廷之中,所以先前議論調查欽差遇刺一事時,只有他敢站出來,反駁皇帝陛下的意見。
只是大臣們都以為陛下此時心中一定震怒,所以都有些畏怯,即便是敢于直言的呂馀慶,也沒有如往常那般只是一揖為禮,而是直接跪了下去。
可是他沒有想到,端坐于龍椅之上的陛下,竟是沒有聽清楚自己說什么,竟似是走神了!
而皇帝先前走神里唇角帶著的一絲笑容,也落在了眾臣子的眼中,大臣們心中犯著嘀咕,心想陛下是想到什么事竟如此高興?難道他心里并不如文武百官們所猜想的那般震怒?
不可能,大臣們在心里搖著頭,這些自以為精明已成天性的大臣心中,感覺皇帝陛下這抹笑容就多了一絲神秘莫測的意味,不由群心顫栗。
“請陛下三思,那城弩編號雖屬晉陽,只是………這個線索未免也太過………”呂馀慶思考了會兒,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,“太過明顯,總覺著應該是真正的奸人刻意栽贓,還請陛下三思,收回先前那道旨意?!?br/>
皇帝笑了笑,這才明白呂馀慶驚懼的是什么,揮揮手說道:“起來回話,這么大年紀的人了,不要動不動就學人跪著進諫?!?br/>
這話顯得很溫和,而皇帝的溫和卻透露著一股自信與穩(wěn)定,似乎根本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,眾大臣先前還在擔心陛下對于朝廷的控制,此時看著這一幕,卻忍不住咋舌自責,心想自己怎么可以這么糊涂,龍椅上這位是誰?可是大宋國已經(jīng)快要統(tǒng)一天下的開國大帝。
“朕在軍中設立監(jiān)軍一職,可不只是針對北大營,而是要在我大宋軍隊中所有軍指揮使以上軍隊中都要設立監(jiān)軍,并且監(jiān)軍人選是從宮中內(nèi)廷中挑選,不會對朝廷運轉有任何影響?!被实畚⑿χp輕捋了捋頜下的短須,說道:“另外,李繼勛那里,你們不用擔心他會有什么想法,既然葉塵遇刺一事牽連到他,他當然要解釋一下,朕相信他,讓他駐守邊疆,北防契丹,功在天下,朕當然不會心疑,只是此事總要有個決斷,總要說清楚。”
呂馀慶抹抹額上的汗,感覺自己今天的表現(xiàn)不說恰到好處,也差不多了便有些困難地從地上爬了起來,歸入列中,他這大半年雖然看似是一名諍臣,實際上卻是在揣摩皇帝的心思,在大多時候配合皇帝將一些事情做得更漂亮完美而已。
…………
…………
趙匡胤因為知道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,所以其實并沒有想那么多事兒,他也沒有如臣子們想像中的那般憤火,身為帝王,保持必要的神秘感以及亙古不為的平靜,以顯示自己的不動如山、天下盡在朕手中…………更何況葉塵并沒有死。
葉塵如果在山谷里被殺死了,對于宋國皇帝來說,這就是一個刑事案件。
葉塵既然沒有被殺死,刑事案件就變成了政治事件。